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创立40周年发展纪实
与时代同行、与祖国共进,诞生于改革开放春天的中建五局华南公司,在2024年迎来创立40周年。
四十年砥砺奋进,四十载春华秋实。从珠海、深圳初创基业,在东莞固本强基,到深耕华南四省,辐射全国,布局海外。40年来,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已发展成为规模近千亿元,综合实力稳居中建集团三级单位十强的建筑央企。
一代代薪火相传、一次次风雨兼程、一步步创新超越,40年来,华南公司上下求索,用奋斗写下光荣与梦想。
1984-1999年
初创基业 敢闯敢试
风起南粤初创基业,华南公司启航于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。
五局人拓荒南粤
“走,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去!”上世纪80年代,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和“找米下锅”的市场化浪潮中,中建五局走出湖南,迈出拓荒南粤的第一步,抢占沿海经济特区发展先机。
1984年3月31日,中建五局与中建澳门联合成立澳门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,主要职责是在珠海特区开拓市场、承揽施工任务。1985年,单独设立珠海经理部,同年,深圳经理部正式成立。1988年,局决定对珠海经理部实行聘任制,通过在全局范围内竞聘产生第一任总经理,经理部升格为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的实体区域公司——珠海公司。那时,公司员工不到20人,账上资产只有18万,年底还要上缴15万。更难的是无项目、无设备、无材料,自己找米下锅成了唯一的出路。
珠海商业城
“那时候,我们是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,如果亏损,就只能打道回府。”这是中建五局原副局长、华南公司原总经理杨生源对那段岁月的深刻回忆。为了“站稳脚跟”,老一辈五局人咬紧牙关,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激情创业拓市场。1985年,公司首个重点项目——珠海商业城开工,五局率先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温控技术,赢得行业认可。
珠海洪湾燃油发电厂
初入南粤,华南公司迎来第一场真正的“大考”——建设省重点工程珠海洪湾燃油发电厂。这不仅是广东第一家使用重油发电的燃机电厂,还是中法合资项目,从法国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发电机。这些“金疙瘩”不仅稀有,而且“挑剔”,对混凝土基础强度、预埋螺栓安装精度要求极高,当时的施工技术还远远达不到要求。“没有先进技术,没有相关经验,唯一的办法只能自己慢慢摸索。”老一辈五局人就采用多次试验混凝土配合比、分层多次浇筑、千斤顶固定模板等“土办法”“笨功夫”,硬是达到了法方要求的“欧盟标准”。这个项目的优质履约,也让五局在粤打响了口碑。
东莞豪苑大厦
就这样,在“一穷二白”的基础上,第一批南征军披荆斩棘、开疆辟土,陆续承建了珠海洪湾柴油机发电厂、五局首个超100米工程——东莞豪苑大厦、佛山广播电视发射塔、深圳京广中心等标志性工程。到1998年,珠海、深圳两个区域完成产值已超2亿元,上交货币资金为局区城性公司中最好的,成为五局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。
在初创扎根的15年里,公司坚持“稳定主力、巩固联营、扩大自营”的经营方针,直面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,带领五局所属各路南征军投身改革开放前沿热土,谋篇布局,为后来广东公司的组建奠定了基石。
1999-2019年
再次创业 跨越发展
高举旗帜再次创业,华南公司崛起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世纪。
没有一个大型自营项目,没有一个中心城区优质项目,只能在小城镇里小打小闹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这是2000年以前的华南公司在广东区域的发展困境。
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唯有奋斗方能成就辉煌!1999年4月,五局重组在粤各单位及资源,成立五局(粤);2003年,更名为“中建五局广东公司”。进入新世纪,公司决心改“游击战”为“阵地战”,以现场拓市场,以品牌促发展,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。
创新后备项目经理预选、季度讲评会等机制
管理系统提升。为深耕区域市场,培育竞争优势,公司明确了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,即:高举市场大旗,坚定不移走自营之路;高举管理大旗,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之路;高举文化大旗,坚定不移走品牌发展之路。发展思路明晰,管理方式也不断创新。从2001年起,公司率先实行机关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竞聘上岗制度,一大批“想干事、能干事”的优秀人才走上了关键岗位。2009年,公司首创后备项目经理预选机制,优选核心人才。季度讲评会、成本分析会、成本督查组、三线检查……多项创新管理机制应运而出,沉淀了丰厚的管理底蕴,成为内因驱动发展的“关键点”。从此,公司走上规范运营、提质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东莞玉兰大剧院
(获评“鲁班奖”)
品牌由弱变强。2001年,当时的广东公司结束了只能在城市周边乡镇“打转转”的窘境,接下了在东莞市区的第一个大体量项目——金月湾花园,建设过程中刷新东莞市施工最快纪录。后续,公司陆续承接东莞商业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,实现了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逐步进军核心市场,奠定了五局在东莞建筑行业的龙头地位。然而,公司高端品牌的打造之路,始终还缺少一个国家级质量奖项。2003年,迎来转机,公司承接中国十大剧院之一——东莞玉兰大剧院。为了争创鲁班奖,公司上下齐发力,总部部门经理直接到项目担任各线条负责人,项目建立76项高于国家标准的项目标准,创新国家级剧院成套施工技术,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的施工水平。2006年,东莞玉兰大剧院拿下东莞建市以来首个鲁班奖。自此,华南公司有了与同行顶尖高手叫板的实力和底气,在广东站稳了脚跟。后来,深圳星河发展中心、深圳高新西宿舍、三亚财经论坛中心等一批项目,斩获鲁班奖、国优奖、詹天佑奖等行业内重磅奖项,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,团队管理自信不断增强。
东莞民盈·国贸中心
(五局首个超400米工程)
规模由小变大。经过20年耕耘,从新签合同额不足5亿元,到2019年突破500亿元,实现了量级翻了100多倍的精彩转变。员工数量也从1999年的200余人增加到4090人,翻了20倍。每一次经营指标再创新高,都在演绎华南公司的豪迈与自信,展示出“不断超越、追求卓越”的基因。这期间,企业超高层核心优势逐步凸显,陆续突破局首个超200米、300米、400米项目;这期间,业务结构更加丰富,在房建、基础设施、投资等业务领域不断创新突破,承建首个PPP项目——汕北大道,首个地铁工程——深圳地铁十三号线;这期间,经营版图不断拓展,从2012年起实行区域化管理,组建区域分公司、经理部,进一步精耕深耕区域,从广东走向广西、海南和福建,扬帆海外开拓南亚、东南亚市场。2002年,公司综合实力首次进入集团直营公司前10,此后一直保持在前10的行列,实现了持续、快速、稳定的发展。
华南公司部分荣誉展示
这20年,在多个领域、多个奖项,实现从0到1,再从1到N的突破,广东公司成为五局发展的主力军,也成为集团的重点三级企业。
2019年-至今
转型升级 创新升级
行稳方能致远,华南公司奋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。
华南公司发展曲线
2019年,中建五局广东公司更名为中建五局华南公司。迈入新发展阶段,华南公司以更优的管理模式、更佳的区域站位,实现了更新、更大的发展:年中标合同额近900亿元,年产值近400亿元。这五年来,华南公司践行“六个力量”,贯彻新发展理念,聚焦转型升级和创新引领,构建新竞争优势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华南公司勇担央企责任
践行央企担当。作为骨干央企成员,华南公司始终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厚植家国情怀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持续贡献着央企力量。在脱贫攻坚方面,助力承建广西隆林易地扶贫项目、连樟村美丽乡村工程等一批扶贫工程,数万村民受益;在乡村振兴方面,在惠州、茂名、清远等7个城市承建数十个“百千万工程”项目,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在志愿服务上,成立“超英志愿服务队”,培育一批省级志愿服务项目,每年超1200名青年员工投身志愿服务,积极参与抗击疫情、抗洪救灾、抗击台风等应急抢险工作,多次赢得当地政府点赞好评,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。
深耕精耕区域。如今,广东省每个地级市都有五局华南的旗帜飘扬;广西、海南市场占有率位居集团前列;福建经理部发展规模步入分公司序列,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;海外市场发展稳健有力,在局海外经营业绩考核中,累计4年排名第一。同时,扎根华南,放眼全国,开拓浙江、安徽、新疆、山东等新区域,在绿水青山间起笔,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答卷。
华南公司经营布局
加快转型升级。持续完善全产业链、全专业支撑,点燃发展新动能。先后组建华南设计研究院,致力于工程总承包管理和EPC业务拓展;组建基础设施事业部,致力于地铁、桥梁、隧道、高速等业务攻坚;组建机电钢构事业部,致力于全产业链培育发展;组建海外事业部,致力于海外市场深耕精耕,打造下一个发展的新引擎。10家分支机构形成了“7+2+1”的经营布局,深耕华南四省,辐射全国,布局海外。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突破水利行业最高等级AAA信用,拓展风电、光伏、涉水、航空等新业务。同时,严守经营底线,在经济下行期,稳步推进“去库存、化风险”。
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造楼机平台
培育核心优势。创新驱动,引领行业进步。华南公司大力实施快速建造、绿色建造、智慧建造、工业建造,创造超高层核心筒单层施工47小时52分钟的记录,领跑行业;率先应用新建造体系,保持快速建造行业领先,港湾7号180天交付投产,瑞庆时代所有节点均提前交付,三亚凤凰机场改扩建项目提前半年交付投运,演绎“华南速度”;构建智能建造体系,大规模应用智能机器人、智能设备等,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建筑业,实现建筑工业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。不断提升“低成本竞争、高品质管理”核心竞争力,建立营销、策划、计量、集采、BIM等“后台中心”管理机制,实现分包分供、机械设备等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高效管理。
这一阶段,华南公司延续奋斗激情,坚定发展步伐,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淀竞争优势,赢得战略主动。
四十载惊涛拍岸,九万里风鹏正举。
发展,是最好的传承。未来,华南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坚持“三个不能丢”的文化传承,锁定“三个数一数二”战略愿景,奋力冲刺“千亿华南 行业引领”战略目标,全力建设“全新华南”,努力为局“一最两创 三强三优”贡献最强担当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,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书写新的优异答卷!